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大竹县鹏翔学校 > 教学资源 > 大竹中小学 大竹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供求信息

六年级下册《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及对比分析

关键词:

大竹中小学大竹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2013-01-08

 《夜晚的实验》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科普小品。本文主要写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经过多次实验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点明了蝙蝠依靠听觉接收“超声波”并作出判断的奥秘,并指出了“超声波”在近代多种领域广泛应用的前景。文章融科学知识于故事之中,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教学设计A:
  〔设计意图〕本设计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循着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展开纵向思维,以揭示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猜想——实验”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读书指导
  1.题目《夜晚的实验》,为什么不说《有趣的实验》或《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呢?
  2.科学家斯帕拉捷经过哪些实验最终发现蝙蝠依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3.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二、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说,“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这个现象”是指什么现象?“好奇”在哪里?
  2.斯帕拉捷为了解开蝙蝠夜间飞行之谜,前后做了几次猜想,又是如何以实验来证明的?
  3.在几次实验中,哪一次实验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
  4.文中说,斯帕拉捷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行时,不由得惊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这里为什么加上引号?句中先说“惊叫”,后说惊叫的原因。这种句式强调的是原因,还是结果?如果在“因为”后加上一句话,这句话该怎么说?
  5.“假如它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夜中灵巧地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地捕捉飞蛾了”,如果将关联词换为“因为……所以……”意义上有何不同?
  6.如果我们做完这个实验,那么我们还会怎样去考虑呢?
  三、朗读体验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它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它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这两个语段是全文的核心语段,写出了斯帕拉捷实验成功后的欣喜之情,也表现了斯帕拉捷不怕挫折,坚持实验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这里的“啊”蕴含着斯帕拉捷实验成功后的惊喜之情,“原来是”点出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在朗读中,要传达出这种惊诧、惊喜之情,体验实验成功带来的由衷的喜悦之情。
  四、阅读感悟
  1.阅读第8自然段,用一句话说说蝙蝠耳朵的特异功能。
  2.结合课文,联系生活,说说“超声波”应用的实例。
  3.斯帕拉捷解开了蝙蝠夜行之谜,这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教学设计B:
  〔设计意图〕本设计以语言训练为重点,通过读、述、悟等方法,以述辅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蝙蝠夜行的秘密,揭示出其间的科学道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读——以读促悟
  1.长句的朗读。长句之所以“长”,是因为具有几套附加成分。因此,指导朗读时,要求学生抓住句子的主干,明确它的主要意思。其次,关注句子的附加成分,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如: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习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这一句看上去较长,但经过仔细分析,并不复杂。“斯帕拉捷散步”,是经过提炼后的主要信息。至于“习惯(地)(在)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则是句子的附加成分。它既暗示了实验的特定时间,又点示了斯帕拉捷的生活习惯。因此,要指导学生读清句中的提顿(而不是停顿)。例: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习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斜线表提
  顿。提顿是语音延续中的间隔而不是中止)。
  2.疑问句和反问句的朗读。疑问句和反问句的明显区别是,疑问句是有疑而问;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即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朗读中要注意二者语气的变化。如,(1)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2)难道它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行,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文中写斯帕拉捷对蝙蝠夜行的观察与思考、猜想与试验,既使读者悬念迭起,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在这里,文中的疑问和反问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3.感叹句的朗读。感叹句的朗读,要读出感叹的语气。通过体验性朗读,进一步理解感叹的原因。这样,才能真实地传达出句中的感悟。如: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第一个叹号表示一种惊喜之情;第二个叹号表示一种探果索因的欢乐之情。)
  4.表示语意转折的朗读。转折,有句子内部的转折,有句群内部的转折。不仅要表现出转折的语气,而且要明白转折的结果。如:假如它们的眼睛瞎了,就不能在黑夜中灵巧地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地捕捉飞蛾了。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这一句群道出了事实与猜想背道而驰,颇含失望之情。朗读中,要突出表述转折的语气。
  二、述——以述辅读
  述,这里主要包括按原文复述、变式复述、概括性复述和创意复述等。述,发自于内心,诉诸语言。因此,它既是语言训练的一种形式,又是内心体验的物化。
  1.按原文复述:细读2~3节,根据记叙的要素,复述斯帕拉捷的实验——蒙住蝙蝠眼睛的实验。
  2.变式复述:如,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用上“之所以……是因为……”的关联词变式复述。
  3.概括性复述。细读第8节,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蝙蝠夜间飞行的深奥的科学道理。
  4.创造性复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历,交流超声波在各种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实例。
  三、悟——启智析理
  1.找出文中与题目中“夜晚”相关的词语,说说为什么要强调“夜晚的实验”?
  2.“秘密”与“奥秘”词义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什么先说“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后说“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
  3.蝙蝠用耳朵接收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作出判断,灵巧地自由飞行,捕捉食物。查查工具书,说说这里的“接收”能否换成“接受”,为什么?
  4.“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查阅工具书,说说这里的“应用”能否换成“运用”,为什么?
  5.斯帕拉捷解开了蝙蝠夜行的秘密,这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对比分析
  教学设计A侧重于思维训练。设计以“读书指导”“合作探究”“朗读体验”“阅读感悟”四个板块组合而成。在“读书指导”和“合作探究”中以主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朗读体验”和“阅读感悟”,将读与思结合起来,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阅读教学的真谛,是要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扉,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引导学生在司空见惯中发现美丽,在穷本究源中学会探究,在博采众长中学会创新。本着这一指导思想,设计A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文本阅读沿着学生思维的轨迹有序开展。
  教学设计B侧重于语言训练。设计以“读”“述”“悟”三点,形成立体格局,突出在“读”中感知,在“述”中内化,在“悟”中迁移。在这里,“读”是“悟”的基础,“述”是“悟”的反馈。三者之间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基于文本,又不囿于文本。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历,交流超声波在多种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实例,这是对文本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对斯帕拉捷揭开蝙蝠夜行秘密实验价值的认定与提升。
  总之,不论是以思维训练为主线,还是以语言训练为载体,都必须将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也只有这样,思维之源才不会枯竭,语言之流才不会中断。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大竹县鹏翔学校
电话:0818-6232559
手机:15182852399 / 13982883832
   13198319520邮箱:DZPXXX@163.com
Q Q:461203854
网址:http://www.0818px.com
地址:大竹县双马车站背后500米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