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大竹县鹏翔学校 > 教育教研 > 【大竹教育学校】鹏翔教育浅谈: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教研

【大竹教育学校】鹏翔教育浅谈: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大竹学前教育大竹学校大竹正规学校

2016-09-12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由此可见,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小学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年龄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如何使思想教育入情、入礼、入心,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小学生的心坎上,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我们学校是怎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抓住特点,因势利导,形成德育合力的,谈谈我们自己的几点粗浅体会:

 
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要坚持“抓行为、促养成”的原则.坚持“律己、敬人、宽容、平等、真诚、适度、从俗”的原则.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俗话说:“桑大从小育”.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期.小学生由于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制约,其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其脆弱的心灵难免会形成一些消极的、不符合少年儿童道德规范的不良品德和行为.这些不良习气的养成,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过去单一的“说教型”和简单粗暴的“强制型”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不能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因此德育工作需要创新,那么如何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学生行为呢?我们认为:应在培养兴趣、科学引导、强化训练上下功夫.
 
激发学生履行行为规范的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小学生无意注意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小学生兴趣的广泛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纯真的童心对万千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好奇心是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因此凭感官而引起注意的迁移,就会对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在激发学生履行行为规范的兴趣上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要富有针对性,讲究持久性.
 
营造氛围
 
环境育人,在当今教育史上,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育人功能.学校的窗户、高大显明的墙壁、教室的黑板,花园都是环境熏陶的重要场所.在其上面辅以与小学生日常行为有关的、富有教育意义、规范行为的创意漫画、诗词、谚语、宣传标语等,如:顺手捡起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关心学校,是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是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是我们的心声;鹰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这些与小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内容,时常在他们眼前显现,久而久之,必然谙诸于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活动培养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在德育工作中,将学生的行规养成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些内容改写成浅显易懂、流畅易记的顺口溜、童谣、现代诗歌;把思想品德的有些内容改成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演;以班级、中队为单位开展“讲故事”、“小学生行规竟赛” 等.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兴趣浓,自主性强,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更重要的还能够让学生实现从他律逐渐转变到自律.
 
改进评价方式,激发兴趣.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往往凭着好奇心左右自己的行为,常常想不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所造成的后果而为之,同时,他们心理脆弱,多爱听好话、表扬的话.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行为中的闪光点,多给学生一些“精彩极了”的褒扬,让他走出行为规范难遵守的困惑,增强自信心.
 
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
 
正确引导是促使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环节.首先,要纠正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小学阶段的不良行为,一旦根深蒂固,必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者,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规范学生行为的第一要务.要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找准工作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认真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贯彻并非简单的说教.某些教师往往在学生出现了不良行为而斥责学生:“我说过多少回,叫你不要这样做……”而事实上在学生的心目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的概念还很模糊.教师在教育方法上的墨守成规是导致学生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
 
再次,是发挥榜样的感召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学生天然的榜样,教师的行为,思想品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甚至相当部分学生把教师看成自己的偶像.因此,教师无论何时,都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教师决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会损害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因此,教师切实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合作的伙伴和关心鼓励学生的知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全面发展的组织者.应少一句责备,一句喝叱,而应多一份关心,一句鼓励,一个微笑,一次真心的交流.
 
强化训练,规范学生行为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德育工作者,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中,要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统筹安排,强化训练.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只有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德育之花才会常开不败.
 
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益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非常重要.现在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谈些看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
 
一是故事激趣法.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
 
二是课文引趣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在上《赤壁之战》课时,通过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以及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性格特点,引导他们去探究原著.
 
三是榜样激励法.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讲述名人阅读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如向学生介绍名人们热爱阅读的一些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迅速,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一些带图画的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中年级比较喜欢读一些短小的科普类图书,如历史故事、科幻小说、人物传记及《十万个为什么》等.高年级学生则喜欢思辩性较强的文章,像名人成长录、名人名言等,因此,不同年级所选的书也应有所不同.
 
小学生有着模仿的共性.他们往往对课文中出现的文章类型或老师介绍过的文章表现出异常的热情,并且就老师曾经指导过的阅读方式实施于相似文章,会显得轻车熟路.为此,适当关注文体类型,以配合课内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一本好书,会带领学生遨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一本好书,会引导学生探索古今中外的无数奥秘;一本好书,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给学生图书、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与好书交上朋友.
 
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也是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部分.在小学阶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首先要革除唇读、喉诵和心诵、唱读等不良习惯.其次要精读、略读、快读相结合.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巧分别反映了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是现代阅读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阅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和速度,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率.
 
老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是没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校在校内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实践能力,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会更多的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床铺自己叠,自己的书包自己理;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时刻保持环境的整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校内劳动,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的意识.将来能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
 
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社会、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劳动创造了一切财富.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全面理解贯彻大纲的目的要求.理解把握好教材,重于实践,培养学生勇挑重担,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吃苦在先享乐在后,争干重活、脏活的好作风.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劳动光荣,劳动伟大,不劳动者耻辱.劳动的方法、技巧才能掌握,劳动兴趣才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才能养成,光荣的传统才能继承下去,美好的未来才能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才会后继有人.
 
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的,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从小培养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书籍,帮妈妈做做家务,可以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希望你的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那么从现在开始,让他自己动手,体验做家务的乐趣.
 
1、给孩子物归原处的空间或是专属的空间.
 
   2、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举手之劳”和“物归原处”.
 
   3、把握时机,尽量陪孩子一起做.
 
4、多赞美鼓励、少批评,肯定他的努力.
 
     社会因为经济生活方式改变和工业科技不断提升,而变迁加速.想要下一代有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就必须提早训练,而最好的训练方式,就是指导孩子做家务.对家务的定义不外乎是洗衣、做饭、打扫屋子等家务事,广义的家务是指“家中的每件事”,除了具体的清洁工作之外,更包含了为自己的家尽一份心力,并享受爱与被爱;因此亲子一起完成家务的过程中,能增进亲情的沟通,及对家庭的向心力,能达到孝亲敬老的目的.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1、不要急于让孩子独立完成家务,注意环境安全.
 
2、不要急于让孩子做到大人的程度.
 
3、不要只是动口命令孩子做家务.
 
4、不要用金钱诱导孩子做家务.
 
5、不要用“请你帮忙”的态度要求孩子做家务.
 
6、不要把做家务当作是惩罚.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解释为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已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而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面对这些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性格各异,情趣不同,如何使他们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树立自信、确定目标.目标是人们期望达到的行为结果,孩子的认知结构并不成熟,还没有完全的独立能力,不能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难于理解,自控能力差,在加之家庭环境的现实,对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在学校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信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首要条件.学生的自信是在一次次成功与鼓励中逐步形成的,当这些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离开父母的包办,一切要从生身边事做起、小事做起、就有点困难,作为教师就要耐心的给予指导,从简单做起,对学生中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的给以表杨,遇到复杂的困难,要给予指导,要告诉他们怎样去做,同时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难事变成易事,最终获得成功,增强信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个别学生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帮助,从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入手,教会他们怎样去作,并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二)、重视细节,加强熏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结合审美和艺术教育.通过艺术的熏陶,以美诱人,以美感人,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目的.创设一个整洁,舒适、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要根据学生个性加以辅助,使学生在困难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好地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三)、加强管理,强化训练.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我们要善于“导行”诱导学生自觉的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工作中,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至,要针对学生的两元性格现象,面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教育,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反复性大,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也需要老师的耐心的指导,很多事情要自己动手,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去指导、去规范,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总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本着良好的习惯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定会找到小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
 
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体现,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究个人卫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因此,应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观念,为此教育学生要做到:
 
(一):个人卫生:要勤洗澡,勤换衣,每月换牙刷,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毛巾与家人分开,
 
并要常常清晰,睡前洗脚,睡前不吃零食.
 
(二):饮食卫生:每天都要吃早餐,不偏食挑食,定时定量进食,不乱吃乱买乱扔,饭前洗手,不喝生水,餐具清洁,生吃瓜果要洗烫削皮,饭后半小时以内不能做剧烈运动,不买、不吃“三无”食品和过期的食品,不吸烟,不喝酒!
 
(三):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先洒水后扫地,不在墙上乱涂乱画,认真做好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清洁卫生
 
   (四):用眼卫生:看书写字姿势要正确,连续看书不能超过一个小时,看书一个小时左右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不能在车上看书,不能边走路边看书等
 
   (五):心理、精神卫生:保护心理健康,远离不良诱惑,慎交友,交益友,不交损友,不盲目从众,不去网吧,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多看健康书籍,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我们认为:赞同德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系统工程,学校则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要实施学校德育,首先应当强调组织性、计划性.从党政组织到少先队组织,从领导到教师,都必须围绕着德育任务发挥各自的功能,有计划而协调地开展工作.为此,我校建立了由教导处、少先队、年级组长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并作了明确分工:教导处、主要抓年级组长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少先队主要配合班主任抓好学生德育教育活动.按照《小学德育纲要》的目标,以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按年级、分层次提出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具体措施和要求,再由少先队、班主任制订出具体计划,实施落实.少先大队组织“红领巾监督岗”每日检查计分,周末公布成绩,每两周总结评比,优胜班级颁发“纪律”、“卫生”循环红旗,学期末评选“先进班集体”.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班主任又兼中队辅导员,是德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责任心的强弱、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为了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我们从班风、学风、纪律、卫生、文明礼貌、路队、两课、两操及大、小型活动等方面,制订了《班级管理量化条例》.根据少先队“红领巾监督岗”平时检查的积分和期末组织任课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集体评议分,确定班主任的等级,评选出优秀班主任,颁发荣誉证书.另外,学生中的某些思想认识问题、行为习惯,往往与教师有关,有的问题甚至直接源于教师.因此,要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要抓好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我校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办公例会,除了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相关时政外,主要是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成绩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要求.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素养,每人配备一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时学习、讨论,召开师德演讲会,并明确向全体教师提出在校时间要衣着整洁,不得穿背心、拖鞋;不得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举止、行为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为便于督促检查,学校制订了《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量化管理评比条例》,从而使全体教师增强了事业心,激发了责任感,形成了德育工作合力,呈现出人人参与德育全过程,个个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局面.
 
让德育到位,是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要提高德育效果,就要更新观念,不断地研究发展变化中的学生.既不能用成人的办法对待学生,也不能用过去对待学生的教育方法对待今天的学生.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切实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力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我们抓德育工作,首先是通过召开班主任研究会,积极讨论,参加班队会活动,与学生谈心,找家长座谈等方式,掌握住学生在一段时间里的思想状况和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把握住整个学校学生的思想动向.然后,与中队辅导员共同磋商,一起研究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大家明确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德育工作的任务和重点.最后,根据所掌握的学生思想实际状况,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强调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抓住特色,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为此,我们班班设立了“卫生角”、“废纸箱”,使学生建立环保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为雷锋落户”等活动.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力强,好胜心强.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始终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重视优化德育环境,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教学楼的走道上有醒目的格言、名言及特色班级名称;队室里张贴着雷锋事迹宣传图片及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以及学生“做好事”图片、文体活动等照片.报栏中有为评选出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拍下的彩照,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此外,充分发挥少先队广播室的作用,及时报道好人好事、活动信息,使整个校园呈现出一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思想教育是一个艺术.小学德育工作应力求做到灵活多样,新颖活泼,使思想教育具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否则,学生就会对德育感到厌倦或产生对立情绪.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引导教师经常注意变换教育方式、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对小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时,首先与团队干部、班主任研究,针对孩子们年龄小、年级低、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教育中应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力求做到以趣引情,以情入理.在对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还应注意把常规性教育与系列性教育结合在一起,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举行升旗仪式;重要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汇演,古诗文诵读会、课本剧表演等;我校举行“祖国在我心中”、“世纪行、环保情”等主题班队会.通过系列班队会,使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得到了升华,实践证明: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是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
 
建立德育管理网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大教育环境中,这个环境的整体性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成长不单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我们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注意对家庭、社会的研究.我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证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不一致,就会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从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那么,怎么才能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呢?我认为学校应当注意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使德育工作形成整体合力.我们的做法是:第一,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家访人次不少于本班学生的五分之三,期末检查《家访记录》,以此作为考评班主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建立“联系卡”,向家长宣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提出对学生德育的目标及要求;第二,邀请家长参加重要的学校教育活动、节日文艺汇演等,使其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子女的表现情况;第三,请有关单位协助建立德育网络.我们与政法机关建立了联系制度.聘请有关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经常请他们来作法制教育报告会,参与重要的教育活动.这样增强法律意识,使他们萌发了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取着主导作用.几十年来,我们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校内、校外外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坚持德育与各科相结合,坚持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合力,发挥了整体教育功能,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校纪、班风、学风,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德育也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今后我们将会持之以恒,倍加努力,再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大竹县鹏翔学校
电话:0818-6232559
手机:15182852399 / 13982883832
   13198319520邮箱:DZPXXX@163.com
Q Q:461203854
网址:http://www.0818px.com
地址:大竹县双马车站背后500米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